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”,这“惟人自召”就代表,祸跟福它没有一定的一个形迹,都是人感召来的,绝对不是说上天要降给谁祸,降给谁福。祸福,根源都是自己感召的。
那我们假如用心来体会,都是人自己感召的,那当场,从此以后,不怨天,不尤人。为什么?自己感召的啊,怎么可以怪得了任何人?所以人只要怨天尤人,那就是跟这个真相违背了。所以假如我们跟《弟子规》来结合,“过能改,归于无”,我们明白“惟人自召”了,赶紧改过。“倘掩饰,增一辜”,我们今天感召来不好的结果了,我们还要怨天尤人,还要指责他人,这个念头就不明理,这个念头叫“倘掩饰”,那就“增一辜”了。
而且我们是明知故犯。我们明白“惟人自召”了,还去责怪别人。所以修学之后,要更下定决心,不能再退回本来的习气去了。就好像我们今天当教学的人,我们读过这些道理了, 那一个老师犯错,那显然他的罪跟一般的人不一样。一个佛弟子在造罪,那显然跟没有学的人也是不一样。
而“自召”,什么在召?自己的身、口、意三业,在感召了。而身、口、意,其实它最根本的还是意业,人有念头,才会变成一言一行。能守住念头纯净纯善,他就不造业了。所以经上常常提醒我们,“吉凶祸福,皆由心造”。六祖慧能大师也说:“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,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”
而既然这个祸福都是心感召来的,但老子也说,“祸福相倚”。我们每一天念“心命诗”,那告诉我们,“心可挽乎命,最要存仁道”。我刚刚谈了这么多感应的事情,大家心情是比较低落是吧?要听到这些事实,越听越高兴,这个才是“福在受谏”啊。我们爸爸妈妈一讲我们两句,头就低下来,脸就臭了。大福从哪儿来?从受谏来的。这一生真正要了脱生死、出六道轮回,听到正法,听到别人指出我们问题,那要生欢喜心啊,不然很难调伏习气了。所以“最要存仁道”,念念为人着想,这个命就开始转了。
而这个“祸福相倚”,这个很有味道。福气来了,生贪着,然后享受之后又放纵,祸就跟着来了。但是是祸来了,可是不怨天、不尤人,还能够忏悔自己,去改过,那大福也就跟着来了。“自召”啊,它是可以转的。
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://www.dizigui.cn/clsfx_130723f.asp,欢迎转载,感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