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亲尊师

香港《明报》群书治要专栏(后补)—孝

时间:2015-11-25 21:09   编辑: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  点击:
http://www.amtb.cn/
http://www.amtb.tw/rsd/rsd.asp
http://www.mchunghua.org/Default.aspx

 
孝——德之根,人之本
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蔡礼旭老师
 
知恩报恩,做最幸福的人
    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,父母对我们还有养育、教育之恩,所以人若不孝父母,就没有做人的根本了。母亲从怀孕开始,在害喜、不舒服的情况下,都会勉强把食物吃下去,念念为孩子着想。生产时,还要忍受巨大的痛苦。而当孩子生下来,妈妈第一个念头都是:孩子健不健康?完全把自己的痛苦放下,念念想着孩子的安危。
    我们出生后,前三年都在父母亲人的怀抱中。三岁前,我们可能喝掉几百公斤母亲的乳汁,那是母亲的血变的,是她身上的营养。我们成长过程,父母都把好的留给我们,辛劳都自己承受。很多事情父母都体恤备至。甚至有时父母为我们想,我们还误会。
    而父母纵使到临终,都还怜惜着自己的儿女。有一位长者六十多岁得了癌症,她母亲八十多岁。后来她母亲临终时对她说,希望可以把她的癌症带走。八十几岁的老人家,临终还念着女儿的身体健康。而真的,这种至诚至爱产生感应,几个月后,她的癌症就转好了。
    其实整个天地的安排非常微妙,好像有一个循环,让人能够这一生不留下遗憾,把父母的恩德回报圆满。我们因有父母的养育教育而成长,我们何时来回报父母之恩?父母上了年纪,我们搀扶着父母行走,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走路,无数次的跌倒都是父母的扶持跟鼓励。所以,做什么事最让自己心安?就是孝顺父母。我们小时候,父母喂我们吃饭、教我们吃饭,花了无数的心血,从来没有对我们一点嫌弃的。父母老了,可能有时饭菜不小心掉下去。我们在这些生活中都能非常细腻的去体恤,绝没有一丝一毫的嫌弃,这不就是让我们在这一生能回报所有成长过程中,父母点点滴滴的辛劳?我想,这是上天给为人子女者最大的一个礼物,所以,能孝顺父母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人。
养父母之身,养父母之心,养父母之志,养父母之慧
    父母之恩比天高,比海深,我们怎么来尽孝?经典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诲来依循。《群书治要·孝经》中,孔子对曾子说:「孝子之事亲: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。五者备矣,然后能事亲。」
    行孝,从五方面着手。第一,怀着恭敬真诚的心来侍奉父母。《论语》中,孔子说:「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」不明理的人觉得,能给父母吃穿就是孝顺,但假如奉养父母没有恭敬心,跟犬马为主人服务没什么差别。我曾听一个老者讲,「我们也不期望孩子给我们吃啊、穿啊,只要他们不讲那些让我们很难受的话就好。因为他讲一句气话,我得一个礼拜心情才转得过来。」所以最可贵的就是人有真诚恭敬的心对父母。
    第二,生活起居体恤备至,养父母之身,养父母之心,让父母快乐,让父母不要难受。我们从食、衣、住、行种种方面去体恤。食,父母年老的时候,饮食要注意「软、暖、缓」,不可以太硬或太凉,凉的东西伤胃,还要缓,吃饭细嚼慢咽,胃的消化负担就大大减少。假如陪父母吃饭吃得太快,不只伤自己,老人也会有压力。这些事都要用柔软的心去感受。衣,要体恤父母会不会着凉受寒。凌晨最冷,假如父母会半夜起来,要叮咛父母披上外套。夏天去有冷气的地方,进进出出容易感冒,要进去以前,「妈,来,把这件薄外套穿上。」一点一滴,父母感觉多么温暖。住,父母喜欢什么样的家庭氛围,包含床的软硬都应该去关心。
    而「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」,也包含「养父母之志」,父母对我们的期许,我们非常恭敬的去奉行。包含「养父母之慧」,我们尊重父母有明德、本善,希望父母这一生的慧命能成就,所以劝谏父母也是恭敬孝养的表现,「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」,都是秉承着一个恭敬真诚的态度。劝父母,父母不能接受,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真诚恭敬不足,绝对没有情绪、没有不满、没有埋怨。
    接下来三点,「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」,都出自一颗至诚的孝心。
立身行道,孝之终也
    孝顺父母除了刚刚这五点外,坦白说,人生没有一件事离开了孝道。曾子是承传孔子道统,也是承传《孝经》的人。《群书治要‧礼记》中,曾子说:「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,行父母之遗体,敢不敬乎?」我们的身体,是父母身体的延续。我们以父母给我们的身体,在社会中处世做人,就要用恭敬谨慎的态度。
    接着曾子讲了五个方面。「居处不庄,非孝也」。照顾身体不谨慎,身体坏了,父母担忧;再来,我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,父母担忧,甚至可能父母一辈子抬不起头。「事君不忠,非孝也」。要忠于国家。当然这个忠,包含忠于家庭,忠于另一半,还有忠于自己,不自甘堕落、自暴自弃。「莅官不敬,非孝也」。身任官职,是代表国家爱护老百姓,怎么可以不恭敬负责?推而广之,我们在任何一个岗位认真负责,才是孝的表现。「朋友不信,非孝也」。跟朋友相处不讲诚信,也是不孝。「战陈无勇,非孝也」。国家有难要尽忠诚。
    《孝经》告诉我们,「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」树立好的品德,践行仁爱大道,进而建功立业,对社会有贡献,名声就显扬于后世,这叫大孝显亲,父母、祖宗都得到荣耀。行孝「终于立身」,所以,能够立身行道,孝道才最终圆满。
天下为怀,奉献至孝
    举世闻名的英国大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过,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唯有靠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」,也就是中华文化。而中华文化的核心,就是孝道。所以我的师长释净空老教授说,孝道堪称天下太平之根本。汤恩比教授还说,「假如有来生,我愿在中国。」我们看这位老者,他那种仁慈,以天下为怀,比我们更像中华儿女。
    我们听到这些话,也期勉自己,为家庭、为社会、为民族,以至为世界,奉献我们的至诚、至孝之心。

微信公众号:fhzdgy

扫码关注反黄之盾官方微信公众号

*使用手机戒色战报

*使用手机功过格

*获取更多学习资料

最新评论
用户名: 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

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

Q群: 218813922 QQ: 516104295